以前在这里看过病的人的人,我们称之为老病号。如果上次的主管大夫是王大夫,那么这次便被称为张老师的老病号。
有天下午,一个胃疼的老病号来看病。一年前住院时,主管医生是我现在的老师。
说准确点:1年前胃镜显示他的胃部是红斑渗出性胃炎伴糜烂。他1年前住院是由于另外一个消化科疾病,目前病情稳定,无特殊症状。当时因没钱,中途放弃治疗,自动出院。
来到医生办公室的时候,他穿得非常厚。那天的天气,并不是很冷。他说穿厚点是怕感冒了,要是感冒了,是没钱看的。医院里有暖气的,他出了汗,也不愿意把外套脱了。
老病号说:疼了一年多了。去年出院后,一直就没好。晚上疼得睡不着。吃一点饭就堵得慌,吃不下去。他(指他儿子)回到家,就说让我疼死算了,等我死了就把我埋了。去村里的诊断看病,那里的大夫说我得的这个病根本就没治,怎么治也不会好,吃药都是白吃。我有时候就想着死了算了。
我听得难受。张老师却一直默默的看着我。
最后,我老司机哦写了个药品清单,告诉患者去便门门诊挂号开药,就是那个挂号不要钱的窗口,让医生照这个单子开药。又嘱咐说这病不是不能治的那种病,现在还是应该做个胃镜看看,看看除了胃炎,有没有别的病。
等患者走了,老师问我,该不该给他复查胃镜?
我想了想,告诉她:确实该复查胃镜。但是,从现在起,我保证:以后开检查,你让我开什么,我就开什么。我保证我再也不随意开“常规化验单”了。
在医院里,
有该做的事情,
有能做的事情,
有该做也能做的事情,
有该做但不能做的事情。
至于什么时候该怎么做,那就真的不知道了。
攒了半年多攒了200块钱的患者,一个胃镜检查花去近100元,对他来说,真是个噩梦。
我没让他做检查,如果以后他一旦查出了胃癌等恶性病,来说我“漏诊”耽误治疗,对我就是噩梦。
我学到了:
1.我明白了什么是“想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”。
2.医生有风险,谨慎入行。